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陈丹
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、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,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近年来,济宁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“头号工程”和“一把手工程”,并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为牵引。聚焦政策赋能、深化服务提效,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,济宁持续推进各领域营商环境建设,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做优“软环境”。
窗口办理变上门服务
赋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
“我们公司离县城远,卖出的农机无法自行上路,以前去办证要雇拖车往返,费用上千元。”在兖州区润农农机销售有限公司,一场特殊的服务正在进行。该公司徐经理说:“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,为我们刚售出的联合收割机办理了注册登记,验车、拓号、照相、上传材料,不到半天时间,9台农机车辆全部办完手续,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。”
据了解,兖州区聚焦农机注册登记“进城难”和异地检验“折返跑”等堵点,创新推出农机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务。将查验环节前置至销售端,服务队主动上门为农机企的新售农机免费查验,农户凭合格证明即可“即买即挂”,彻底解决农机“进城难”。此外,兖州区还与山西芮城、威海环翠等地建立互检互认机制,农机手李广志在山西芮城就办完了检验手续,节省近万元拖运费,并开通“涉农事务微信群”,制作驾驶证办理指南短视频,对群众咨询有问必答。
创新政务服务模式,精准对接产业需求,将政务服务送至群众生产、生活一线,这并不是个例。鱼台、金乡等地同样着眼于鱼虾、大蒜等当地特色产业,以政务服务“小切口”带来产业发展“大变化”。
据了解,鱼台创新“龙虾产业一件事”政务服务改革,将营业执照、水域滩涂养殖证等10项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事项优化整合,变“一证一发”为 “多证同发”;2025年初,金乡县实施了大蒜产业“一件事”改革,集成了企业设立、立项备案、施工许可、食品生产许可证等9个高频事项,提供咨询、收件、发证“一条龙”服务……一项项切实举措将窗口办理转向上门服务,快速解决问题的同时,更有效提升群众办事获得感与满意度。
此外,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为牵引,济宁还创新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、“一园一策”等方面工作,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通过数字赋能,首创“电子证明核查专用章”电子印章,将10个部门35个事项整合为“一个事项、一窗一网、一次办好”,办理时间由30个工作日压减为7个工作日;打造“高效开工一件事”服务新模式,通过“一表申请、并联审批、多证联发”模式,将申报材料精简28%,审批时限由1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,压减70%以上;强化“无证明大厅”建设,通过鲁通码、电子证照等数据共享应用,采取自动抓取、核验审批材料关键数据信息,让企业和群众“材料免提交”“表单免填写”。
深栽梧桐树
筑巢引凤来
栽好营商环境“梧桐树”,才能引来投资兴业“金凤凰”,才能成就企业迅猛发展的沃土。今年以来,1030个省市县重点实施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00多亿元,新加坡金鹰集团莱赛尔纤维、日本小松全球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,筑牢高质量发展底色。
“从签约到开工,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3200亩土地腾空,领导干部带队靠在项目上,‘一对一’组团帮我们解决问题,这样的效率和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当地党委、政府的诚意和决心!”山东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外联负责人张金菊介绍,该项目按照“灯塔工厂”“零碳工厂”的标准规划打造。通过AI、工业机器人、大数据等技术应用,打造数字化的智能制造生产线。
前不久,该基地一期项目顺利投产,标志着济宁新能源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,也令人对宁德时代(300750)与济宁的“宁宁联手”充满期待。
据了解,项目建设过程中,济宁市抽调相关部门单位组成攻坚小组,集中解决供水供电、燃气管网、文物勘探、物流开口、配套道路等105项问题,实施了土地平整、周边道路提升改造以及排水、污水、自来水、天然气等管网配套工程,以优异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。
另一方面,营商环境不仅在于项目招引的初阶段,更在于后期对企业的培育与支持,为其提供长期的始终如一的服务,才能令企业死心塌地。
“我们2017年来到济宁,8年多时间里,不断加大投入,不断成长。这与当地持续的、稳定的、高效的,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。”珞石(山东)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庹华表示,企业总部从北京迁址到济宁邹城是非常正确的决定。
8年时间里,珞石凭借领先的技术创新和行业经验,摆脱国外技术依赖,迄今为止已取得国内外研发专利及科技大奖100余项。2024年企业工业机器人及柔性协作机器人整机销量超8000台,位于国产机器人出货量第四位,其中柔性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一,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企业副总经理王双说:“珞石依托济宁优越的营商环境,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与协作机器人产品体系,多年位居国产机器人出货量前列。”
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人选、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倜也对济宁的营商环境极为赞赏。他作为科研人员来到济宁邹城创业后,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。在政策、资金、场地、生活等方面,政府提供的全方位的“保姆式”服务,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支持,帮助企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。“济宁是我的创业宝地!在邹城创业的这几年,大大超出了我们对营商环境的预期。”周倜说。
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今天的孔孟大地新潮涌动、欣欣向荣,到处都洋溢着奋勇实干的热情。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赛道上,济宁将持续奔跑、一刻不停,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沃土。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