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看到了一篇文章,说美国有个化学教授,拿了诺贝尔奖。《纽 约 时 报》派记者来拍照,他摆摆手:“别拍脸,拍屁股。我能一天坐十五小时做实验,厉害的是这屁股……”
蔡志忠也爱这故事,说自己屁股也厉害。58 小时窝在椅子上做片头,42 天不出门搞创作,四年画完四十本诸子百家漫画,十年死磕物理数学。他说:“椅子 45 公分,桌子 70 公分,手放上,就手指头动。”
心定在一处,身子才能沉下来。这就是 “屁股决定人生”。
棋圣吴清源懂这个理。见聂卫平侃桥牌,他说:“博二兔,不得一兔。” 后来聂卫平悔:当初若一心扑围棋,成就说不定更大。梅兰芳想学棋,吴清源劝:“好好唱戏,脑子里装着棋,台上就差了。”
人啊,成在专一,败在三心二意。中年还坐这山望那山,不成熟,难登顶。所以说,一个人的成熟,拼的不是脑袋,而是你的屁股。
维也纳有个露西・里,跟陶艺较了六十年劲。同学聚会狂欢,她在工作室捏泥巴;别人春游,她画设计图。她说:“专注当下,才能听懂材料的心思。” 她的陶器,被说 “拿在手里像跟另一个宇宙对话”。
当年明月写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编辑逐句对史料,没挑出硬伤。字得一个一个磨,活儿得一件一件练,这就是坐冷板凳的功夫。
刘楚昕拿了文学奖,说最要紧是回书桌前。希姆博尔斯卡得诺贝尔文学奖,开个短会就躲起来写诗。
我自己也是如此,不管是在工作上(分管文字工作),还是在弄什么自媒体,都沾了 “坐得住” 的光。
人心就这点地方,装多了啥也成不了。定心,静心,专心,就没有成不了的事。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